国产精品第1页在线观看,在线免费欧美anal-ese视频网站,欧美色图综合视频在线,日韩欧美在线观看污

兵團政務網 無障礙瀏覽

《關于深化環評制度改革 支持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政策解讀

發布時間:2024年08月13日 信息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編輯:自然生態保護處
【字體: 打印本頁
作者:

一、編制背景

《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相繼發布實施,其中明確了“持續提升重點領域和行業環評管理效能,發揮環評制度源頭預防效力”任務措施。按照分工方案要求,此項任務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兵團生態環境局牽頭落實。自治區副主席孫紅梅同志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具體落實措施,確定具體落實措施是:研究制定《關于深化環評制度改革支持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以更大力度、更有效措施試點探索環評制度改革,提升環評管理效能。

二、修訂過程

《關于深化環評制度改革支持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編制工作于2023年底啟動,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會同兵團生態環境局在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十周年講話精神及馬興瑞書記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講話精神的基礎上,認真研究了山東、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關于在自貿試驗區實施的環評改革措施主要做法,聽取了兵團生態環境局、自貿試驗片區所在地(州、市)生態環境部門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建議,深入謀劃改革思路和《意見》編制思路。經反復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見稿,分送兵團生態環境局、3個片區所在地(州、市)生態環境局、廳系統有關處室(單位)征求意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聽取有代表性的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累計收到19條意見,其中采納15條,不予采納4條。

三、主要內容

《意見》從優化區域生態環境準入管控、提升項目環評效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強化綜合服務和監管四個方面提出12條支持政策措施,配套細化編制了4個附件。

(一)實施范圍

《意見》的實施范圍179.66平方公里,包括烏魯木齊片區134.6平方公里、喀什片區28.48平方公里、霍爾果斯片區16.58平方公里。

(二)具體措施

1.優化區域生態環境準入管控

一是優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調整機制。在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環境質量不下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突破的前提下,自貿試驗區相關主管部門可在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上,優化細化產城融合區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二是推行環境影響評價納入區域評估。對于自貿試驗區內、產業園區外,用于研發、工業或在工業、危險品倉儲、重大交通設施周邊新增居住、教育、醫療功能的成片區域,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或詳細規劃時應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納入區域評估。其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應在土地出讓前完成,并將相關生態環境管控要求納入項目土地出讓公告提前告知企業。完成區域評估的成片區域,片區內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可參照《關于印發自治區地質災害危險性等區域評估成果應用指南(試行)的通知》(新自然資函〔2022〕418號)中附件3《自治區環境影響評價成果應用指南(試行)》要求,分類實施環評形式簡化。

(二)提升項目環評效能

一是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將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下放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的自治區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權限分別調整到喀什地區、克州、伊犁州生態環境局,將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負責的自貿試驗區范圍內建設項目(涉核與輻射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權限全部下放至烏魯木齊市、伊犁州、喀什地區生態環境局。兵團生態環境局負責的自貿試驗區范圍內建設項目(涉核與輻射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權限全部下放至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第四師可克達拉市、第十二師生態環境局。

二是擴大建設項目環評優化簡化范圍。對19類建設項目實行豁免環評管理,不再辦理環評手續;對24類建設項目由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降為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實行環評簡化管理;對符合《關于調整建設項目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正面清單的通知》(新環環評發〔2021〕40號)要求的16大類37個小類建設項目,繼續試行環評審批告知承諾制。

三是探索小微企業建設項目環評“打捆”審批。對于符合《關于進一步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新環規〔2023〕4號)有關要求的同一類型的小微企業項目,在明確相應責任主體的基礎上,可“打捆”開展環評審批,統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單個項目可不再重復開展環評。積極探索“綠島”“靜脈”等環境治理模式,建設小微企業共享的廢水治理,廢氣治理,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理)等環保基礎設施或集中工藝設施,依法開展共享設施環評,明晰相應生態環保治理責任。

四是探索項目環評備案制。對于符合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要求、應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含登記管理)、不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列入《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環評報告表備案管理的行業及項目類別清單》(附件3)的“零增地”改擴建項目,可探索將報告表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管理。排污單位應在項目建成并投入生產運營前完成報告表備案,并作為辦理排污許可的依據。

五是簡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管理。單項新增主要污染物0.5噸/年(含0.5噸/年)以下的項目實施總量來源說明豁免,新增總量削減替代來源由所在轄區統籌;單項新增0.5噸/年~1噸/年(含1噸/年)且納入排污許可持證管理的項目,可在環評階段容缺審批總量削減替代來源說明,由建設單位在項目投產前提交,并落實削減替代減排措施。

六是簡化項目環評公眾參與程序(核與輻射類項目除外)。報告書編制階段合并開展一次征求意見公示,報告書(表)受理和擬審批階段合并開展公示,減少公示時間。

(三)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鼓勵綠色低碳領域先試先行。對自貿試驗區內的煤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建材等六個行業類別建設項目實施重點管控,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在環評工作中,統籌開展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源項識別、源強核算、減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論證及方案比選,提出協同控制最優方案,并銜接落實有關區域和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清潔能源替代、清潔運輸、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等政策要求。

鼓勵自貿試驗區內重點行業企業探索實施減污降碳和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綜合利用工程試點、示范。

(四)強化綜合服務和監管

一是壓縮環評和排污許可變更審批時限。報告書、報告表審批時間分別不超過10個工作日和5個工作日(不含公示、聽證、技術評估時間),排污許可證變更單審批時間不超過5個工作日(不含現場核查和技術評估時間)。二是實行涉生態環境行政事項綜合審批。建設單位在自貿試驗區辦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申領(變更)排污許可證、入河排污口設置等行政事項時,可自愿申請綜合審批,實行多項行政許可事項“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次評估、一次辦結”的綜合審批新模式。三是強化生態環境綜合監管。守牢環境質量底線,完善區域現代化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強化環評文件和排污許可證質量管理;依托綜合執法隊伍,統籌強化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和固定污染源智慧化監管,提高非現場監管比例;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和生態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實施差異化監管,提高監管效能。

四、實施日期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自貿試驗區內其他不符合本意見相關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要求按本意見執行。本意見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兵團生態環境局負責解釋,后續根據政策變化適時修訂。


相關鏈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兵團生態環境局印發《關于深化環評制度改革 支持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